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侯莹坤(译) 张静红(校) Peter d’Abbs;Hou Yingkun;Zhang Jinghong
机构地区:[1]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孟泽斯健康研究学院 [2]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3]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开普吉拉多密苏里美国63701 [4]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广东深圳518055
出 处:《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109-118,共10页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澳大利亚曾是全球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茶已逐渐被葡萄酒和新兴的咖啡文化所取代。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更为碎片化的文化景观——优质全叶茶、绿茶、花茶、草本茶和珍珠奶茶各行其道,拥有各自特定的消费群体。本文以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为田野调查点,透过三个案例——即为顾客提供“中国茶道”的郊区茶馆,布里斯班佛光山佛寺举办的“茶禅”活动,以及一个“小壶泡法”的茶叶培训课程——追溯源自中国的饮茶实践如何被引入布里斯班,并应用社会学实践理论分析中国茶文化在当地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指出珍珠奶茶已成为当地年轻人的重要饮品,甚至成为了主流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被称为“茶艺”的较为精致的传统中国茶文化,以及将茶作为精神载体和修身养性的消费模式,则尚未在澳大利亚占据主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