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宗喀·漾正冈布[1,2,3] 李世福 Yongdrol Tsongkha;Li Shifu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 [2]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 [4]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2期34-47,共14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16);兰州大学“一带一路”专项重点项目(2018ldbrzd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通方广经》是中古时期一部极为流行的汉文佛教疑经,该经在吐蕃时期就被译为藏文,存世的藏文本包括敦煌出PT 92/1、200、201,ITJ 207、250等残卷,以及《甘珠尔》收录的此经的全译本(P.930,D.264)和摘译本(P.931,D.265)。经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敦煌PT 92/1是一部与大正藏本(T.2871)分卷一致的译本;PT 200、201应是ITJ 207的异本,而ITJ 207与《甘珠尔》全译本之间的差异已远远超出了校勘的范围,它们应属两个不同的译本;ITJ 250是《甘珠尔》所收录摘译本的一部早期抄本。其中PT 92/1与ITJ 207有可能为非吐蕃官方译本。娘日尼玛沃色所说的汉阿阇梨噶玛拉希拉与玛仁钦乔从汉文佛典翻译的《邦贡恰东》可能是《甘珠尔》中该经的全译本。另外,《教法源流花蕊蜜汁》与《拔协增补本》中所谓达磨赞普灭佛时的另一部未译完的《邦贡恰东》有可能就是后来《甘珠尔》中收录的摘译本。本文冀此钩沉汉藏佛教深度交流交融的一段重要史实片段。
关 键 词:大通方广经 敦煌藏译写本 《邦贡恰东》(sPang/Pang kong phyag stong) 《甘珠尔》本 对比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