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3期482-485,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教学研究项目(2020SJJXSFK148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032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9]62号)。
摘 要:痢疾的论治历代多详于湿热,而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论治痢疾独重于燥。本文通过对《医理》《婺源余先生医案》中的相关论述及典型医案进行深挖、列举、考证,总结余国珮治痢的经验及特色。余国珮受喻嘉言“秋燥论”影响,以燥湿互为阴阳辩证关系,提出阳邪以“燥”为纲,阴邪以“湿”为纲,首创“燥湿为纲”理论指导疾病辨治,认为“痢为燥症”,主要病机为“燥分内外,肺与大肠,表里交困”和“燥湿兼夹,开阖失司,迫津下行”,病理特点表现为阴伤为本,燥热为标,本虚标实。治疗上,余国珮治痢立足于燥,详辨病位、病势、病性以及产后特殊情况,对燥邪伤肺者,以辛润清燥救肺;肺胃津亏者,以辛凉养阴护胃;燥湿兼夹者,以苦辛甘润,开阖兼用,燥湿同治;产后痢酌宜寒凉急解燥邪。纵观余国珮从燥治痢,以顾护阴液为扶正之本,治燥邪而不伤正,体现了温病的诊疗思路,对后世医家治疗痢疾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余国珮 从燥论治 痢疾 辛润 辛凉 苦辛甘润 产后痢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