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建用
机构地区:[1]中国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家》2023年第1期98-100,共3页The Artists
摘 要:早在《诗经·卫风·硕人》中就已有“臻首蛾眉”这样对眉美称的诗句,中国古人将眉毛称为“七情之虹”,双眉也是重要的妆饰对象,扫眉则是古代女性最传统的化妆术之一。《韩非子》载:“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屈原《楚辞·大招》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由此可见,早在战国时代,爱美的女性就开始用铅粉扑面、黛黑画眉,至唐代,已达最高峰,从皇室到民间,扫眉蔚然成风。唐代张泌《妆楼记》载:“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唐代眉妆的繁盛可见一斑。然而,唐代眉妆的流行与国力是分不开的,眉形的流变也离不开时代的变革。“唐墓壁画所表达的内容,既属于唐代社会的一部分,同社会整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又能够与社会其他方面互成参照系数。”笔者试图通过阐述唐墓壁画女性眉式的嬗变历程,考查其与社会背景、时代精神和个体观念等因素如何互为表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