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林涛 张萌 DONG Lin-tao;ZHANG Meng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北京100088 [2]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济南250000
出 处:《岭南学刊》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Lingnan Journal
基 金: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失范”与规范:刑事诉讼法应如何被解释》(编号:19YJC820008);2022年度中国政法大学新入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计划项目资助。
摘 要:法官良知是司法公正的原动力。在司法裁判这一双重认知系统中,法官良知是道德美德的表征,是职业伦理的内化,还是司法裁判的终极依据。将法官良知界定为兼具主客观因素的“主观良心”不会有损司法裁判的客观性。准确把握法官良知的主观性特征,可以在过程、结果两个层面保证裁判客观公正。法律文本的天生缺陷需要法官修补,修补效果取决于法律底线(合法性)与法官良知的共同作用。对法官良知的养成而言,奖励与惩戒有效但有限,还需要在道德提醒、义利平衡、认知负荷、团队合作等事项上作出调整。
关 键 词:法官良知 司法裁判 司法公正 裁判客观性 司法创造性
分 类 号:D91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