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Ⅰ/Ⅱ测定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建立和验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楠[1] 胡泽斌[1] 张文新 孙晶 贾峥[1] 高飞[1] 于婷[1] 曲守方[1] 

机构地区:[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出  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23年第2期169-172,共4页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摘  要: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被认为是胃黏膜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两种同工酶,PGI和PGII(也称为PGA和PGC)[1]。PGI只在胃底和胃体的腺黏膜中产生,PGII由整个胃和十二指肠产生。以往的研究表明,PGI水平和(或)PGI/PGII比值反映了胃黏膜的形态和功能状态[2],可用于预测萎缩性胃炎[3],此外,已有研究证实PG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好的相关性[4-6]。与内镜检查相比,测量血清PGI和PGII水平提供了一种无创、直接的大规模筛查方法,可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

关 键 词: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早期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底 行业标准 胃黏膜损伤 生物标志物 

分 类 号:TH77[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