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管导管插管方法在成人鼻内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晓俊 肖维 李佳 向诗琪 张洲 

机构地区:[1]重庆市人民医院麻醉科,401147

出  处:《重庆医学》2023年第7期1113-1116,共4页Chongqing medicine

基  金:重庆市2021年科卫联合基金项目(2021MSXM174);重庆市人民医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9MSXM13)。

摘  要:目的 通过观察鼻内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气管导管的位移情况,比较“声门下3 cm”法与传统气管导管插管法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气管导管插管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插管,即插管深度男性患者插入23 cm,女性患者插入21 cm;观察组患者将气管导管套囊上缘放在声门下3 cm。观察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血气分析结果,使用纤支镜测量隆突至声带距离(VCD)、声带至门齿距离(VID),插管成功后及术毕气管导管尖端至隆突距离、气管导管套囊上缘至声带距离,记录术后患者咽喉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结果:2组患者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气管导管插管后套囊上缘至声带距离<1.5 cm发生率更小(P<0.05)、术毕气管导管尖端至隆突距离<3.0 cm发生率更小(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尖端向隆突位移(0.9±0.3)cm,观察组向隆突位移(0.6±0.2)c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诉咽喉部疼痛或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声门下3 cm”法可以降低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气管导管尖端刺激隆突的可能性,能够在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行气管导管插管时用以决定气管导管插管深度。

关 键 词:气管导管插管 鼻内镜术 隆突 声门 全身麻醉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