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刚 Lu Gang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求索》2023年第2期27-37,共11页Seeker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D007)。
摘 要: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是一部兼具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经典作品,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社会主义者”的宫崎骏,通过大量的隐喻和细节,在少女主人公荻野千寻历险的故事中,植入了对消费异化、阶级压迫和殖民统治等资本主义奴役关系的深刻批判。在其明快的治愈系画风之下,隐藏着对残酷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是启发青少年群体理性思考的有效形式。阐释影片中的隐喻和批判,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范式,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