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健馨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法学院,天津300072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87-93,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大数据视角下司法裁判中宪法角色实证分析”(18SFB2008)。
摘 要:大数据是以数据为核心、具有颠覆性的信息技术。在法学视域中,由大数据衍生出一系列新概念,如计算法学、数据权利等,既带来多重效益,也引发新的法律问题。大数据的法律价值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知识立宪与知识经济模式的开启、法律理念的更新与规制领域的扩展、促进政府过程的数字化、对数据权利的有效配置、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大数据对个人的意义在于帮助其认识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调整自己的观念,顺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为人类社会文明拓展空间;对国家的意义在于为增进公共福祉提供有别于传统的便捷、有效方式、方法或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