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乾坤 LI Qian-ku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23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37-47,共11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CZX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ZDA072)。
摘 要:对价值形式分析的社会历史内涵的理解,应当深入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和叙述过程之中。马克思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从“资本一般”研究计划,转向了对资本现实运动的研究,从而发现了在资本现实运动中存在的双重竞争以及两种平均化运动,这奠定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马克思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结果的商品价值已经无法直接确定,它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承担者,因此只能以货币形式的价格为表现。由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结果的商品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社会历史属性,对商品进行价值形式的分析,从而区分价值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就成为必要。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因此构成了价值形式分析的社会历史前提与内容,离开这一点,就将陷入对价值形式分析的抽象思辨讨论。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