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瑞林 邱小芩[2] 黄彩献 韦晓静 兰怡昕 黄兰青
机构地区:[1]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院,广西百色市533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南宁市530021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南宁市530021 [4]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宁市530200
出 处:《内科》2023年第1期86-90,共5页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1644);广西冠心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桂科AD17129026)。
摘 要: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55)和对照组(n=51),根据剔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94例患者进行分析,两组均为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1个月后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评分和TTM阶段分布情况;比较两组不同视网膜动静脉比例(AVR)状况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MMAS-8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MMAS-8各项目得分情况。结果 出院1个月后,干预组视网膜AVR改变明显(AVR<0.606)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高于视网膜AVR改变不明显的患者(P<0.05),对照组两类患者药物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MMAS-8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MMAS-8条目1、3、6、8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条目2、4、5、7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TTM阶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关 键 词:跨理论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依从性 视网膜血管 效果
分 类 号:R541.6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