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23年第10期75-77,共3页The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 分析多次输血白血病患者应用血小板抗体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多次输血的58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输血次数再分亚组,将输血次数<3次的患者编为A组(n=24),将输血3~6次的患者编为B组(n=19),将输血次数≥7次的患者编为C组(n=15);根据观察组不同输注方式将其分为交叉配型组(n=29)与随机输注组(n=29)。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情况;比较观察组中A、B、C组血小板抗体阳性情况;比较观察组不同血小板抗体类型的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观察组不同输注方式输注1 h、24 h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结果 对照组阳性率为0%,观察组阳性率为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阳性率为16.67%,B组阳性率为21.05%,C组阳性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阴性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85.00%,血小板抗体阳性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配型组注输1 h、24 h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均较随机输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次输血的白血病患者应用血小板抗体筛查发现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抗体阳性具有相关性,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患者输血次数呈正相关,于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试验能够提升输注效果。
关 键 词:白血病 多次输血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抗原抗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