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志红[1] 江尧 Jiang Zhihong;Jiang Yao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12期99-107,共9页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基 金: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9SKZDZX02);西南大学中央业务费重点项目“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正义观研究”(SWU1909313);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特优学科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拉吕埃勒非哲学思想导论”(21SWUHQZZ08)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数据既是数字经济与数字资本主义的核心,也是“数据劳动”的基石。一直以来,数据研究作为一个一笔带过的不清晰的环节,被主要遮蔽在数字劳动研究历史、劳动过程三要素理论批判范式、生产力贡献三重视域后面。数据根据其来源、范围、作用等,可分为原始数据、生长性数据和数据尾气三类,其中作为数据产品和数据身份存在的两种生长性数据,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数字并不等同于数据,“数据劳动”在三个层面上和数字劳动有所区别:数字劳动者不一定是数据劳动者,数据劳动者一定是数字劳动者。数字劳动是绝对的材料消耗型劳动,数据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材料消耗的增殖劳动。数字劳动是有酬劳动,数据劳动是有酬劳动、有偿劳动或二者的结合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