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峰 邓璨明[1] Xiao Feng;Deng Canming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2]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4期103-109,共7页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3AZD095)。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我们从工业时代的“制造经济”跨向了信息时代的“数字经济”,而随之一同出现的还有新型劳动方式一一数字劳动。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无疑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加深对数字劳动的理解和认识。文章通过数字劳动与传统“物质性劳动”的比较分析,认为数字劳动不仅契合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并且正是这些新特征使其成为人在按需分配社会里的主要劳动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