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灏智[1] Dong Haozhi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年第11期28-37,共10页world histor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户日本的‘日式区域秩序'构想研究”(19BSS048);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2004024)。
摘 要:明治初期,日本知识人将西方“Nation”一词翻译为“民族”后,他们在使用“民族”概念的过程中,直接把“日本优越论”置于其中,进而创造出“日本民族”“大和民族”等词汇,从中突出强调日本民族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优秀特征。表面上看,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国粹主义密切相关,但若进一步考察,志贺重昂等国粹主义者以及《启蒙日本思想》等杂志中的“日本优越论”并不是首次出现,而是江户时代的主要思想之一。事实上,由于明清鼎革和明末赴日气师者的影响,江户前期的山鹿素行、山崎閣斋等人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水土两个特性构建了“日本优越论”。重要的是,“日本优越论”不只成为江户后期本多利明、佐藤信渊以及吉田松阴对外扩张设想的“思想动因”,还影响了明治前期日本知识人对西方“民族”理念的接受和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