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  

The Four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Ceremony Forg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Commun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永刚[1] 徐飞[2] Liu Yonggang;Xu Fei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 [2]云南大学“边疆与地缘”数据库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4期22-29,共8页ETHNIC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研究”(21VMZ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国民整体性塑造研究”(20BZZ006);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021-GMA-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治仪式 展开维度 新时代 

分 类 号: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