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延伸于边疆“内”“外”之间——民国时期边疆交通的议程与隐喻  

The Road Extended"Inside"and"Outside"of the Borderland:The Agenda and Metaphor of Borderl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建勇[1] Feng Jianyong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金华32100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12期31-41,共11页ETHNIC STUDIES

基  金:浙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课题“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通史》“中国疆域史卷”资助。

摘  要: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期待通过中原与边疆间交通的建设来引导社会奥论,提升边疆民族的国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增强边疆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国民政府兴建边疆交通的抱负,遭遇了现实的财政难题和来自边疆地方的权力挑战。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分界线,此前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精英均将连接边疆与境外的交通视作“离散之源”,并在沉重的“帝国主义”历史记忆之下,形成了“御悔”的叙事;此后连接边疆与境外的国际交通线成为决定中国生死存亡的“生命线”,中央政府与社会舆论顺应时势,丢掉了惯常的“反对帝国主义”话语表达,转而宣扬边疆与境外国际交通线的战略意义。

关 键 词:边疆交通 边疆治理 话语政治 权力竞争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3[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