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莉娟[1] 王晓东 Xie Lijuan;Wang Xiaodo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中国人商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市场流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87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贸易经济)》2022年第1期3-21,共19页Trade and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品交易形式选择与商业资本的形成机制研究”(17BJY226)。
摘 要:马克思的流通经济理论在新时代仍有重大价值,科学认识市场流通一般规律和中国流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定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局。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流通经济理论的要点,并结合中国经验归纳了社会主义流通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流通过程体现着资本的本性并生产着资本的生产条件,从而加剧过剩性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基本属性则决定了,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化大流通除资本流通形式外,还应保留以社会使用价值为生产或交换目的的简单商品流通形式一定比例的高质量发展,并在整个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实现简单商品流通“目的”和资本流通“手段”的有机结合;同时,流通特殊还体现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政府和国有经济为主导的重要商品储备和流通调控、现代流通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定位、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商业资本结构合理化。本文也为深化流通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