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基因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昕莹 薛杰[2] 武志慧 陈黄卓楠 王国运 曹小丽[2]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2]烟台毓璜顶医院超声科,山东烟台264000 [3]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潍坊261021 [4]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266005

出  处:《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基  金: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多模态超声联合BRAF基因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评估》(2022YD003)。

摘  要:目的: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且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305例PTMC患者(共351个原发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超声特征及BRAF基因结果,探讨与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原发灶部位、多灶性、血流、微钙化、被膜侵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灶部位、血流与多灶性是PTMC患者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原发灶位于峡部是预测CLNM的重要特征(OR=2.532,95%CI:1.033~6.207)。结论:患者年龄<43.5岁,原发灶位于峡部、多发、结节内有血流是PTMC患者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 键 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 BRAF V600E基因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