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的自我迭代: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与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红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高教文摘》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摘  要:一、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贡献笔者将研究型大学自190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1900年至1970年的组织特征是会员制,其管理特征是基于相近标准的松散制,发展特征是控制数量;1971年至今的组织特征是分类制,其管理特征是基于严格标准的门槛制,发展特征是“达标准人”。1900年至1970年“松散成会”的“研究型大学”主要给美国做出了突出贡献。第一,给当时美国“无标准而大学”的高等学校划分出层次结构,形成了一小批“真正的大学”。只有达到AAU认定的学术标准的高等学校才可被接受为会员单位。

关 键 词:研究型大学 高等学校 学术标准 层次结构 会员制 诞生与发展 发展历程 分类制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