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永 Xiong Yo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210023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22年第5期35-46,共12页HISTORY OF PRE-QIN,QIN AND HAN DYNAS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ZS011)。
摘 要:秦昭王以降,东方国家频繁合纵抗秦。秦国凭借先期商鞅改革释放出的耕战红利以及合理战略布局,屡次破除东方合纵攻势,却引发一系列统合危机。这背后其实隐伏着东方社会否定秦国崛起模式这一重要历史线索,一并揭示秦国虽具有统一的军事实力,但仍巫须解决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大一统难题。此后,《徕民》篇以改造传统爵制为名,提出调整战时体制的初步设想,意在化解时艰之余,敦促秦国统治阶层认真思考东方进取过程中“秦国认同”缺位的问题。统一前夕,吕不韦政治文化势力再进一步,欲以“客并天下”的方式置换秦国军功受益层,推动职业官系统建设与文化重建,进而转换秦昭王的军事优先路线。此举具有历史前瞻性,但引起秦廷高级军功集团不满,遭到强烈抵制。秦甫一统,秦始皇确定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的方式安置高级军功集团,意在推动国家体制由军功爵本位向郡县官僚本位过渡。这实则涉及秦意欲破除战时体制裹扶王朝建设的深刻问题,但于改革不彻底,秦并未成功完成大一统,造成帝国速亡。
分 类 号:D691[政治法律—政治学] K231[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