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角下的预约类型论  

The Categorization of Reservations under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昆[1,2] Luo Ku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2]武汉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2年第12期31-43,共13页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基  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法典》适用中的国家利益保护问题研究”(20AFX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现有关于预约的“内容-法效”类型论尚不足以为预约制度的准确适用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比较法上预约的适用范围已从买卖、借贷等典型合同逐渐扩张迁移。除“内容-法效”视角的类型化外,预约还存在适用范围、效力性质、单方双方、束已涉他等类型视角。通过对预约类型的全面梳理可知,预约的功能整体上可以分为规避法律和补强法律两个方面。我国的预约制度主要用于特定合同类型中规避审批程序或成立要件从而使合同约束力提前,或用于明确或强化缔约人的法定义务和缔约责任范围。《民法典》第495条规定的预约属于请求权预约,不同功能的请求权预约在认定标准和法律效果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应认可形成权预约之效力。

关 键 词:预约 类型 功能 民法典 

分 类 号:D923.6[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