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青[1,2] Sun Q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3期60-68,共9页HISTOR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日甲午战争早期历史叙事在全球的形成与流传研究(1894—1927)”(项目编号:17BZS137)。
摘 要:在中国近代新史学与语体文兴起的脉络中,"白话修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取向。近代白话通史的修撰,大体上沿着宋代以来的口语说史与近代新书面语(语体文)创制两个方向前行。1922年完稿的吕思勉著《白话本国史》在白话通史的体裁、语言与格式等修史形式问题上作了有意识的探索,与此前二十多年间的近代白话演史多有区格。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革命与新史学革命的"事中人",吕思勉始终实践在重建书面语与新通史的第一线,却又与文学革命及史学革命皆保持着相当冷静的距离。他并没有陷于文-白及述-著二元对立的框架内,而是以更为整体的视野去考虑国文、国史的重建问题。他对于"白话文"的追求在于既取其"浅"与宽,又希望保留它与原始史籍的"精神"纽带。其实践方向是包括史钞体裁、新国语文体与新征引格式在内的整体化方案,以求重建近代中国叙史(尤其是通史)的新书面形式。这种探索在当时中西新旧逐渐对立的时代语境中是颇为独特与深刻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