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辨析经验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钢[1] 沈兰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博大肾科医院,南京210004 [2]无锡市新吴区中医医院,王钢名中医工作室,无锡214062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年第1期1-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近些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跃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第二常见疾病,被临床高度关注。I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足细胞病,对其发病机制公认为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足突上的靶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补体系统被激活,触发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损伤,破坏肾小球滤过膜骨架结构,继而出现蛋白尿的漏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病征。IMN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NS)起病多见,表现为水肿、持续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干预方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针对IMN的治疗尽管西医、中医都有指南推荐,但目前仍是临床肾脏病非常难治的病种。

关 键 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膜 毛细血管壁 持续蛋白尿 间质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 足突 靶抗原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