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水貂魏氏梭菌病防治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静 

机构地区:[1]山东省安丘市新安街道畜牧兽医站

出  处:《中国畜牧业》2023年第4期119-120,共2页China Animal Industry

摘  要:一、病原学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杆菌,一般可分为a、b、c、d、e、f、g七型。为革兰阳性粗短大杆菌,大小1~1.5微米×3~5微米。两端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链状。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孢直径不大于菌体,一般培养时不易形成芽孢,在无糖培养基中有利于形成芽孢。在机体内可产生明显的荚膜。形成芽孢后本菌变成一种生长休止的状态,直到暴露于适合生长的环境才开始大量生长。水貂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饲养不当以及饲喂过被魏氏梭菌污染的饲料时可诱发该病。

关 键 词:魏氏梭菌病 产气荚膜杆菌 育成期 大杆菌 水貂 无糖培养基 芽孢 技术要点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