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轩铭 张译文 Zhang Yiwen;Zhang Xuanming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2]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2
出 处:《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摘 要:基于“刑法不处罚对法益没有危险的行为”这一共识,学界对于采取简单罪状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提出了各种限制解释的路径。但令人遗憾的是,鲜有文章认识到虚开行为间的构造不尽相同。其中,“为他人虚开”系法规范对于“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对向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1;而“介绍他人虚开”并不是帮助犯正犯化而是量刑规则。建立在对虚开行为不同构造的分析之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限制性解释的方向应当是:对于“为自己虚开”与“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应重点考察“骗取国家税款目的”具备与否;“为他人虚开”应着重分析法益是否被排除在行为人制造的危险域外;而“介绍他人虚开”应基于共犯的基本原理进行处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