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角下于连悲剧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睿 王卓逸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030002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4期120-123,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司汤达小说《红与黑》的副标题为“1830年纪事”,暗示了该剧与社会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当时那个阶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环境中,想要突破现有秩序实现阶级跨越,所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于连多次完成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的转变,在前半部中处于上升趋势,却在一次突变后急转直下,陷入尴尬的伦理困境。于连最终选择走向死亡,用血肉之身撞向那个黑暗的时代,发出振聋发聩的轰鸣。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将于连悲剧的原因归为于连的性格缺陷以及时代因素,忽视了整个故事背后的伦理因素,本文从文学伦理学出发,分析于连悲剧背后复杂的伦理因素。

关 键 词:于连 伦理身份 悲剧原因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