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先青 唐志宇 陈历分 曹文富[3] Xiao Xianqing;Tang Zhiyu;Chen Lifen;Cao Wenfu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1331 [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402160 [3]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3期619-621,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yc-jckx20038)。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现代医学对发病机制、治疗手段较过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疗效亦不尽如人意。临床医师致力于寻找其他的治疗手段,而中医的肺肠同治理论已被现代医学研究的“肺肠轴”学说证实,十枣汤作为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成为未来治疗慢阻肺的新思路。1肺肠同治理论1.1生理在人体中,肺居于上,主宣发肃降;大肠居于人体下部,承接肺气并传导小肠泌别之糟粕,将之排出体外。其中气机的正常运行就赖于肺与大肠的肃降及传导功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