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恭忠[1] Li Gongzho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210046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0期38-47,共10页HISTOR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研究”(16JZD00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梁启超在1901-1902年发表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一般被视为20世纪初“史学革命”的宣言书。①理解“史学革命”的内涵,需要从具体的知识脉络人手。学界以往大多基于中、日文资料,强调梁启超的“新史学”受到明治日本“文明史学”的重要影响。②李孝迁梳理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采择借鉴日本“文明史学”的文本痕迹,认为它们均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论著,其宗旨和意义在于政治批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9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