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Treatment of sever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nalysis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death risk factors of severe and critical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国安[1] 张桑桑 黄晨 褚梦迪 陈伟庄 姜静波[1] 吴宏成[1] WANG Guoan;ZHANG Sangsang;HUANG Chen

机构地区:[1]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315040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3年第3期304-307,共4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9A610232)。

摘  要:目的观察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分析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21日入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的180例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影像学表现及死亡等信息,采用SPSS 2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重型134例,危重型46例;男114例,女66例;疫苗接种106例;年龄29~102岁,平均(71.3±12.1)岁;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81例,糖尿病43例,恶性肿瘤35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间质性肺病8例,冠心病14例,心律失常15例,慢性肾病11例,慢性肝病8例,结缔组织病9例。180例中死亡或自动出院29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7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比值、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血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增高。两组性别、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临床转归、疫苗接种、血N/L比值、CRP、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双肺弥漫性、胸膜下分布为主,磨玻璃影伴或不伴少量实变影;大量实变影;无明显树芽征及空洞症。危重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实变影为主,少数合并磨玻璃影,呈现“白肺”表现。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IL-6水平、血N/L比值及疫苗接种为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疫苗接种为保护因素。结论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发生于老年,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死率高,监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危重型 临床特征 

分 类 号:R563.1[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