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宝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宝鸡721000 [2]宝鸡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宝鸡72100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23年第3期472-475,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围术期应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Dex)及咪达唑仑的效果及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中所用麻醉药物不同分为Dex组(35例)、丙泊酚组(35例)、咪达唑仑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以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三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各时间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颅内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疼痛、术后镇静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丙泊酚组<Dex组<咪达唑仑组(均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三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术后24 h、术后48 h时Dex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三组颅内压均低于手术前,且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术后24 h、术后48 h Dex组颅内压低于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均低于手术前,且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术后24 h、术后48 h时Dex组VA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P<0.05),术后24 h、术后48 h丙泊酚组与咪达唑仑组VA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围术期应用丙泊酚、Dex及咪达唑仑均有镇静效果,其中Dex作用更加显著,更利于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保护脑组织,其临床应用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