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泽兰 王卫萍[1] 张婧[1] 王维[1] 郑莉莉[1] 吴国华[1] 

机构地区:[1]浙江省人民医院,310014

出  处:《浙江临床医学》2023年第3期443-444,共2页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2ZA022)。

摘  要:我国现有心血管病人数为2.9亿,其中冠心病有1,100万人[1]。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常见原因[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现阶段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适用于药物难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心绞痛患者的管理[3],临床应用广泛。然而介入治疗的侵入性操作,仍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患者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缺乏,导致术前产生明显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焦虑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见[4],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术前焦虑发生率为31.7%[5]。焦虑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6],而术前焦虑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会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7]。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信息化管理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供更加精准化护理[8]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将微信、视频的多元化、智能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不断应用于临床,在促进围术期康复[9]中效果显著,本研究将智能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冠心病患者 血管粥样硬化 健康教育模式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术前焦虑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疾病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