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领域保密风险源及其防范策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仪[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保密办

出  处:《保密工作》2023年第3期44-45,共2页

摘  要:当前,高校已成为境外间谍机构窃密的重点目标,所面临的保密风险和窃密挑战持续增加。如何提高科研领域保密风险防范能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保密法明确规定,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其中“积极防范”就是对新时代党的保密工作经验和规律的科学总结,明确了保密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预防型治理模式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治理范式,可有效避免事后补救的局限,符合“从源头上防止各类失泄密事件发生”的保密工作目标,对高校进一步加强科研保密风险的源头防控、提高保密治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治理范式 间谍机构 预防为主 保密工作 治理能力 保密法 风险防范能力 高校科研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