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莲[1] Ma Lia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理论视野》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Theoretical Horizon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及其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008)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美好生活向度的生成逻辑与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RWZX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埃尔斯特认为,自我实现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命题,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显著特征是自我能力的外化,只有处理好欲望与需求、自我与他人、自我实现与自律的关系,才能实现能力外化。埃尔斯特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是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三种路径: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拓展美好生活;通过制度性构建保障美好生活。埃尔斯特对美好生活核心问题的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观的继承与发展、对美好生活制度保障的憧憬与展望、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诠释与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