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昌珑[1] 温增平[1] LI Changlong;WEN Zengping(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出 处:《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377-379,共3页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YFA071060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DQJB22Z03)。
摘 要:1研究背景小震群现象一直受到地震学家的关注。目前较为公认的小震群成因是,由于介质内部的非均质性,在区域应力场发生变化时,微裂隙处应力集中,伴随介质内微流体的膨胀和扩散,发生连续的微破裂,形成震群,称为膨胀性流体扩散模型(Dilatancy-Fluid Diffusion Model)(Mogi,1963;Scholz,1968;Sykes,1970)。Nur和Amos(1974)、Toda等(2002)、Yoshida等(2017)和Ruhl等(2017)分别研究了日本松代、日本伊豆群岛、日本福岛、美国内华达地区的震群活动与当地应力释放的关系。近年来,四川南部一些工业区,如荣县-威远、长宁-珙县等地,出现小震群活动增强并伴随少量中强震和强震的地震活动现象。从小震群活动探讨地震危险性,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