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飞翔 Wu Feixiang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7期4-6,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21SJZDA106;2022年度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期建设资助课题“城乡环境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YN2202。
摘 要: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民族要树立文化自信,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越发重视。惠山泥人是一项极具江南特色的手工艺,制作灵感源于惠山本土文化,制作材料取自惠山本土黑泥,是无锡市惠山区特有的艺术产物,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针对无锡惠山泥人这一本土“非遗”进行分析与展望,首先从民俗艺术的角度出发,对惠山泥人的工艺特点及象征意义进行归纳与总结。粗货一般较为简洁粗犷,可批量生产,其代表形象“大阿福”寄予了大众祝福孩童勇敢无畏、吉祥如意的朴实美好愿想;细货较为繁复精致,其代表“手捏戏文”由手工艺人手捏而成,体现了时间记忆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封建制度。其次从“非遗”传承的视角,概述惠山泥人从古至今的艺术文化传承之路,并且指出目前惠山泥人存在传承人缺失、产业链不完整、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不充分这三方面问题。最后从“非遗”现代化转型角度出发,针对惠山泥人的发展困境提出创新发展路径,探讨惠山泥人传承人的培养路径,扩大其受众群体,完善泥人艺术产业链,利用现代数字媒体,融合相关新兴文化产业,增强其艺术影响力,进而展现惠山泥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