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寿田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大学书法》2023年第2期144-147,共4页University Calligraphy
摘 要: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发生了重大转换。以1906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建立新式学堂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开启转型。这个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因,是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与逼迫,西方学者将其表述为“冲击--回应模式(impact-response model)”。此模式认为,在19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解释这段历史可采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这一公式(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亦作“挑战/应战”理论。其主导作用由此发端,经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帝制,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文化领域实现了由体制层到文化层的全面现代转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