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伪”:山东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再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钦武 郑成林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51-161,共11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金银的纠结与终结:中国近代货币本位制度的论争及演进”(项目编号:2022YBZZ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查禁伪钞是中国金融抗战的重要内容,这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表现得尤为显著。最初中共虽确立了“联法禁伪”策略,但受法币牵累,成效并不显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钞倾销更为剧烈,法币通胀愈加严重,根据地内“禁伪”工作也问题频出。中共积极探索新的斗争策略,尝试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查禁伪钞,“禁伪”工作逐渐取得成效。1944年以后,随着沦陷区不断根据地化,伪钞问题又有所抬头,中共继续采取措施防止伪钞反弹。纵观这一过程,货币的自发流动性、民众的趋利避害性、政策的变换发展性,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查禁伪钞工作困难重重。中共以保障民生、打击伪钞为核心的斗争方式,使得根据地金融能够扎根基层,从而推动反伪钞斗争由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查禁,逐渐发展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自觉行动。

关 键 词:山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伪钞 北海币 反伪钞斗争 

分 类 号:K26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