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沙赫拉姆·阿扎尔 蔡煜(译) Shahram Azhar;CAI Yu
机构地区:[1]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2]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3]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心,201600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3年第3期76-89,共14页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符号消费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20BZZ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资本主义理论探讨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问题:看似能够“免费”使用的社交网站如何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共存,以及如何利用马克思阶级剥削这一概念工具来理解新兴的数字社会关系。本文辩证地看待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一个基本的、从属阶级分析的理论框架将生产、消费两个阶段与数字空间过剩的组织联系一起。在数字空间中,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人类活动相互联系,区分了商品和非商品的形式,展现了免费与强制消费的辩证关系。这种联系不能使我们中立地概念化分析数字生产和阶级关系。当客户消费商品时,用户被这种具体形式的资本积累引诱为其提供必需的存在条件(网络形成,例如Facebook),通过资本主义以及非资本主义的占有、分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无偿获取直接生产者创造的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