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23年第6期9-13,共5页Youth Journalist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强新时代国际传播专门人才队伍研究”(批准号:22&ZD3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影像化生存,或“数字”影像化生存,以其思辨性和反身性强势入侵媒介社会学与视觉人类学的理论场域。本文梳理了影像化生存的演进脉络,同时对其当下“我拍故我在”的新型“生存法则”给予了学理阐释,勾勒出影像化生存的三个典型特征:一是语言逻辑的融合,以数字化传播逻辑形塑媒介化语言特征与流动性媒介表征;二是传播生态的重构,因影像生产专业壁垒的消弭,催生出全民共塑的影像书写的日常经验史;三是空间意义的延展,以社会学意义上的记忆传播学思辨中的数字生产之交叠,催生出多维度的影像化生存认知与反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