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斌斌 ZHANG Binbin
机构地区:[1]湖北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湖北黄石435002
出 处:《学理论》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Theory Research
基 金:湖北师范大学202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重点项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同体构建研究”(2022SZA04);湖北师范大学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党风廉政建设专项)重大项目“以‘好正实优’为导向打造清廉高校”(2022jw A03)。
摘 要:马克思从哲学层面的反思、政治经济学层面的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从历史溯源、现实批判与未来构想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个体生存与共同体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了其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唯物史观的视野从社会形态演进的角度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指出人类社会是由“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经过“虚幻的共同体”最终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与发展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走向“真正的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表达。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共同体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4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