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3年第2期255-257,共3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339)。
摘 要:目的观察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肩MP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各45例,两组均以疼痛部位的MTrP为治疗靶点,针刺组行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后施以温和灸疗法,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即刻(T1)、治疗后1个月(T2)、治疗后3个月(T3),采用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颈椎关节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s E_(2),PGE_(2))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T3时的McGill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颈椎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联合组各项McGill量表评分均低于针刺组,颈椎关节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患者血清COX-2、TNF-α、IL-6、PGE_(2)水平均较T0时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MTrP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肩MPS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优于针刺单独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