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晓彬[1] 慕志广 张占岭 

机构地区:[1]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河南南阳473000 [2]许昌医院外一科(骨科),河南许昌461000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3年第2期266-268,共3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  金: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编号:KS1416)。

摘  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Wiltse入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8年3月~2021年3月开展Wiltse肌间隙入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2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愈合不良组和良好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230例中,19例(8.26%)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其中切口感染7例,切口渗出6例,脂肪液化4例,切口边缘坏死2例;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顺利愈合。②单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术后引流时间、局部脂肪厚度、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等因素则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分析:BMI>28 kg/m^(2)(OR=4.371)、合并糖尿病(OR=2.148)、术中使用电刀(OR=3.592)、局部脂肪厚度>3 cm(OR=5.274)、手术时间>1 h(OR=4.692)均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切口愈合不良是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BMI>28 kg/m^(2)、合并糖尿病、术中使用电刀、局部脂肪厚度>3 cm、手术时间>1 h均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关 键 词:胸腰椎骨折 Wiltse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切口愈合不良 

分 类 号:R683.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