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 [2]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出 处:《中医研究》2023年第2期38-43,共6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1ZY2219)。
摘 要:目的:观察疏肝弛筋方联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对焦虑症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弛筋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白芍、醋香附、黄芪、郁金)中药配方颗粒,1剂/d,每剂分为2份,早晚各服1份;同时联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每次治疗20~30 min,1次/d。两组均于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剩余44例;对照组脱落3例,剩余43例。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9.77%(30/4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肢体痉挛改良阿什沃思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内皮素-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疏肝弛筋方联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侧肢体痉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焦虑状态,安全可靠。
关 键 词:缺血性中风 肢体痉挛 疏肝弛筋方 痉挛肌治疗仪 焦虑 血管内皮功能 疗效观察
分 类 号:R255.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