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汪兵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芜湖241002
出 处:《北京党史》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项目“李大钊牺牲过程考辨”(项目号:20STA020);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资助重点项目“‘胡绳学派’与中共党史研究”(项目号:gxbjZD202003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五四时期,社团活动在中国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其中,新潮社及其所办《新潮》杂志在当时的青年中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李大钊积极关心与支持新潮社的发展,并在《新潮》上发表了三篇文章,即《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青年厌世自杀问题》。这三篇文章大致凸显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轨迹,既深刻展现李大钊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问题的,也表明李大钊在不断关注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