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春丹 黄卫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37期46-51,共6页China Newsweek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媒体圈中开始关注到一种新的新闻语态:"中新体".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1993年筹备全新模式的早间节目《东方时空》时,台领导要求多用"中新体".孙玉胜解释,变为"中新体"并不只是改变文风,而首先是转变态度,建立起"与话双方"的平等.时间回到1952年.这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来到位于北京北新桥三条一号的"海棠院",出席中国新闻社筹备会议.他在动员讲话中说,要团结华侨的大多数,报道要"群众化",打破"关门主义"和"教条主义".因为当时中新社只有47个职工,这篇讲话就叫《从47个开始》.

关 键 词:《东方时空》 中国新闻社 华侨事务委员会 电视台副台长 改革开放初期 北新桥 全新模式 转变态度 

分 类 号:G2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