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圣民 陈家炜 Sun Shengmin;Chen Jiawei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6期148-156,共9页THE SOCIALIST ECONOMY: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历史起源、演变和得失:基于国家能力的视角”(项目编号:721731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始终以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内核,各种涉农政策的出台派生于工业化与现代化所处的具体阶段和改革情景。随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制约“三农”发展的基本矛盾得到缓和。与此同时,生产领域的改革也逐步取代了税费补贴,开始在涉农政策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代表的“三农”要素也因此出现了概念上的泛化和漂移。与之不匹配的是,传统涉农生产领域的改革多以“三农”要素作为政策设计与实施的目标对象,“三农”要素的变化对政策实施中如何做到精准聚焦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政策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受到了挑战。在理解“三农”要素变化逻辑与影响的基础上,以动态视角对涉农政策进行改进,是切实实现政策聚焦、促进城乡关系与“三农”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行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