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宏波 Wang Hongbo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22年第1期3-11,共9页INTERNATIONAL SOCIALIST MOVEMENT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重大历史问题研究项目”委托项目“世界资本主义史研究”(项目编号:20@WTZ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对工业化以来德国经济、社会、工人运动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工人运动开创的新的斗争形式——议会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榜样;但是,这种斗争形式是暂时的策略,不能使德国建立起共和国,更不能使德国“长入”社会主义;德国无产阶级不能放弃革命,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会最先发生在军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和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验证了恩格斯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术界围绕所谓恩格斯政治遗嘱展开的对恩格斯的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乃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解或歪曲。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415.16[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