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斐[1,2,3] 戴尚泽 于海潮 刘承良 Fan Fe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3]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2年第6期70-79,共10页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Y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布局建设研究”(21ZDA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中国城市协同创新的空间知识溢出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机制研究”(20YJA79001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科技创新的时空演化、多层关联与动能转换路径”(21ZR1421100)。
摘 要:城市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空间载体,提升城市创新绩效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探索城市层级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城市层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探讨不同城市层级对于创新绩效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层级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创新绩效,城市层级是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前提要件,但并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2)城市层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城市层级的提升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的城市层级提升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非创新型城市。(3)城市层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会造成创新绩效的损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