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三百 张可云[1] Sun Sanbai;Zhang Keyu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2年第10期5-19,共15页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Y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2020030105)的资助。
摘 要:1949-2019年,中国各省份经济总量不平等程度先下降后上升,在近十年的短周期内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而人均实际GDP不平等程度则处于水平波动的状态,近年来呈现趋同态势,并在2019年出现β趋同的新迹象。创新能力较弱、政府债务率偏高和劳动人口占比偏低是当前落后地区增长动能赁乏的重要原因。研发支出、资本存量和就业规模是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1999-2019年省级层面GDP差异的88.9%和人均CDP差异的59.1%,其中研发支出与就业规模是地区CDP总量分化的主因,研发支出与资本存量是地区人均GDP分化的主因。空间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但研发支出、资本存量和就业规模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区别,仅周边研发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一定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